水合性粉刺也许大家听到过,但也许有人觉得这大概是个杜撰的名词。真是有这么个东西吗?
中国医科院南京皮研所有位非常资深的专家:靳培英教授。她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《痤疮的分型论治》(图1),详细解释了各种痤疮的分型、成因,以及治疗。这本书短小精悍、高度浓缩,非常有临床价值,只是可能出版已经有十来年了,读的人大概不多。
什么是水合呢?简单地说,就是角质细胞吸水,角质细胞在高湿度的环境中,其内的角蛋白可以与水结合,这就是所谓的“水合”。水合后的角质细胞,体积膨大,变得松软、透明,这是为什么我们通过喷雾、面膜等补水后,很快可以让皮肤状态得到改观的重要原因。
如果这些毛囊内的角质细胞脱不下来,或者脱下来却堆积在毛囊内,就会堵塞毛孔,皮脂不能顺利流出、有害微生物可能在里面大量繁殖,形成粉刺(图4),并继续发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,这就是痤疮。
图4 已经形成的痤疮微粉刺,其内可见堆积的角质细胞(黄色箭头示),引自Cunliffe[2]
说到这里,大概是时候写点总结了:
1、粉刺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,角质细胞对毛囊导管的堵塞是一个特征性的变化。
2、由于在湿热环境下部分人粉刺会加重,因此引起了怀疑:毛囊内的角质细胞过度水合,也许对促进痤疮的发生或加重痤疮有“贡献”。
3、Williams等通过研究发现,在水合情况下毛囊口会缩小,而且会引起皮脂泌出量的变化,即:随着水合作用的降低,皮脂会快速泌出,因此有理由相信水合导致角质细胞膨胀、使毛囊口的缩小,对皮脂流动起到阻滞作用。
4、对于正常人,这种阻滞作用可能关系不大,但在具有痤疮倾向的人,确切地说正在长微粉刺的人,水合带来的阻滞作用可能加速痤疮发展,从而在高水合后粉刺快速发展,这可能就是“水合性粉刺”的由来。
很多时候,读这些挺久远的、由现象和推测入手、再一点点进行验证的文献觉得十分有意思。其实这些研究还带来了更多的启示,比如:虽然毛囊中充满了油脂,总体上是一个疏水的环境,但实际上在封闭作用下,水份还是可以进入的,所以水溶性护肤成分也是可以作用到毛囊里面去的。如果只是单纯的水进去,可以加速微粉的发展,那么利用此途径,把溶于水的去粉刺成分也带进去……你懂的。
又如,很多本身有痤疮倾向的人,如果采用封闭性较强的物质,使得皮肤水合过度,或者阻滞皮脂的正常流出,是否有可能也加重痤疮?(或许,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有一些人化妆后痘痘会加重),这也是值得化妆品工程师在开发产品时考虑的问题。大家可以探讨,发表意见:)
粉刺 水合性粉刺 水合性粉刺——传说还是实情? 点击【百度搜索本文】
本页地址:http://m.qudou86.com/e/action/ShowInfo.php?classid=53&id=4249
上一篇:真正粉刺(白头粉刺)
下一篇:祛粉刺的小妙招!